不对! 肯定有哪里不对! 默然站在巴松的尸体前,孙绍宗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巴松死的突兀又决绝,乍看似乎符合他不惜一死博名的心理,但细究的话,却又透着不少蹊跷之处。 荆轲等人慨然赴死,多是出于忠义,为了不愿牵连幕后主使之人。 这巴松表面看来似乎也是如此,可是别忘了,他为的是千古留名,而不是什么忠义——既然为了名声连死都不怕,此时不正该先展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