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擅妥协,但却不擅软弱。 自始至终,他老人家的目标都没有变过。 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在软弱与强硬之间选一个合适的点。 北京城紫禁城发生的事情,公公知道的并不比杨嗣昌少,甚至知道的更多。并且,早在三个月前,他就已经做好中宫宾天的准备。 诚然,公公不敢举兵造反,因为他缺乏大义。万历末年的大明,无论是民心还是军心亦或士心,都不是崇祯末年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