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对不住了,您这幅郑板桥啊,不真。” 黑皮认真地给客人讲解着。 那位客人皱着眉头问道:“黑皮!你小子别蒙我。这画儿我找几个人看过了,都说是老的,你怎么说不真呢” “没错了您内!这画啊,是老的,但不真。行里叫老仿,够清末民国。这画上的竹子、山石软绵绵的,看着没有筋骨,不是郑板桥的笔墨。毛病最大的就是这笔字。郑板桥的字是有名的‘六分半书’,以隶书的写法掺入了行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