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和儒学进步,到唐宋时,后人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到韩愈、司马光、朱熹、陆九渊的时候,已经被逐步改正了。 如此一来,任你祢衡再自恃才高,他总不会说出明显超越或否定公孙弘、董仲舒的言论来吧?如此诸葛瑾就可以用后世一千多年的政治哲学进步,来吊打对方。 既然是祢衡先提到了朝廷“失德”,那诸葛瑾就抓着这个“有德者居之”的“德”究竟是什么意思,穷追猛打到底, 一击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