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了院训就不同了,这是崔维桢草拟、魏王订正,最后经过宣武帝许可定下的训诫,说是院训,但说一声是圣旨也不为过,教谕们有了令箭牌,可以依规依章办事,合情合理,就算是大有来头的学生也不怕的。 宣武帝的喜闻乐见就更简单了,因为院训中隐含教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对朝廷、对皇室的归属和忠心,对于上位者来说,这是最重要的。 办书院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培养人才是重要,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