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商人的又一作用
家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5章 商人的又一作用,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家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曹操军中的战备辎重清单。主要有粮食、兵器、药材、绢帛衣物等。今年春夏两季,我驻酸枣和濮阳的军队,南渡黄河,攻打中牟和鄄城,又抄掠兖州东国各郡县,兖州连年交战,几无停歇,早已民生凋敝。”
说起来,这兖州也算是挺惨的。黄巾之后,兖州先后经历黑山军侵扰、青州黄巾侵扰、曹操和吕布交战等战事,兴平三年(196年)后,兖州稳定了三年时间,便好景不长。后来,曹操大军北上,曹操与陈炎交战,都发生兖州。整个兖州已是民不聊生。
“曹操想筹备军中粮草及物资,主要靠豫州,但确切地讲,是只靠豫州颍川,颍川东面,沛、陈等地也是连年交战,这两年才平息,汝南一直困顿,南阳方向,曹操和刘表也是数次大战。至于徐州,曹操数次屠徐州,整个徐州除了我治下的琅琊、东海,其余地方早就惨不忍睹。”
“然,豫州虽富庶,但仅凭颍川一地,实不足了支撑曹操近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想必这几年,曹操的压力也很大。据我所知,他曾指使治下大量行商,来我青州购置粮食,运往豫州售卖,他再采购。我早就知道这些,只是此为民间行商行为,我才不欲插手。”
苏双和甄尧都曾运粮食到兖州卖过,听到陈炎这么一说,心里咯噔了一下。没办法,兖州缺粮,青州粮多,青兖州两州又隔着近,走黄河水路押粮也方便,一些商人就看准商机,从青州运粮到兖州卖。这些粮食自然就会有部分落入曹操的手里,成为军中粮草。
“但我与曹操大战将起,粮草辎重是曹操的弱点,若再任由这些行商运粮售卖到兖豫两州,此无异于资敌,故我打算控制行商,严禁运粮到兖豫两州,你们看如何?”
“这……”甄尧主做粮食生意,先发表意见:“青州乃产粮重地,经将军多年治理,已是繁荣,粮食产量极高,兖州却偏偏因战乱而受影响,缺乏粮食,故民间行商运粮到兖州,只怕难以避免,将军若禁了,一则有损名誉,二则行商仍会暗中运粮,只怕禁也禁不了。”
“哦,我欲借你们之手,来加剧曹操的辎重压力,你们可有办法?”陈炎直接把问题抛给他们三人。
三人先是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而陈炎只是看着三人,看架势非得要三人想出点办法来。
还是苏双先开了口:“不如将军提高粮食的价钱,价钱提了,运出兖州等州的成本自然就高了,行商获利少了,愿意运粮去兖州的行商也会变少,如此一来,进入兖州的粮食也会变少了。”
“不妥,粮食价格随行就市,我若强行提高粮价,固然兖州的粮价也会变高,可我治下百姓购买粮食的价钱也会上涨呀。”
甄尧也有了主意:“其实……也不难,提高商税即可。”显然,他认为提高商税可以解决问题,但他自己就在经商,贸然提出这种对自己不利的意见,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怎么提高?”
此刻,甄尧就不得不回答了:“行商在青州购置粮食,会先运送到渡口,租用船只,运送到兖州的渡口,粮食主要通过济南的朝阳、泺口两个渡口和乐安的临济渡,三个渡口离开青州。”
“自黄巾之后,天下大乱,商业不兴,这通行税和车船税形同虚设。将军治理青州后,青州日益繁荣,商业大兴,五年前,将军出征在外,杜长史下令恢复了通行税和车船税,但税额较低。今将军适当地提高三大渡口的粮食通行税、车船税这两大税。”
“但凡押运粮食经过这三大渡口去兖州的,通行税和车船税叠加,通行税由运粮的行商支付,车船税则由车主和船主支付,车主和船主肯定会提高拉运粮食时租用船只的价钱,行商运粮的成本自然就提升上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