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驰援硖州
影鸿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1章 驰援硖州,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影鸿客,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孝恭指尖轻轻抚过斥候僵硬的眼睑,缓缓合上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当他抬起头时,眼底仿佛腾起两簇幽火,目光如刀般射向李瑗脚边的竹筒。
李瑗满脸嫌恶,伸脚狠狠踢开那个装着书信的竹筒。鎏金靴底擦过地面,发出一阵刺耳的声音,他嘴里不屑地说道:“哼,不过就是战败了来求援,无非是想推卸罪责罢了。之前不是已经派……”
“住口!”李孝恭一声暴喝,声音大得震得帐顶灰尘簌簌落下。他急忙俯身,小心翼翼地拾起竹筒,用指腹轻轻擦去表面的血污,只见漆封处许绍的私印清晰可见。
李孝恭心急如焚,猛地撕开蜡封。刹那间,一封书信从中滑落。信上字迹十分潦草,看得出书写之人当时万分急迫。有些地方已被鲜血深深浸透,字迹晕染成一片片暗红的云团,仔细辨认,还能隐约看到“城危待援”“将断粮”等字样。李孝恭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握着书信的手微微颤抖。他深知,许绍绝非轻易求援之人,如今硖州以如此惨烈的方式传来求救信,可见局势已到了万分危急的境地。
“七弟,莫要被这等表象迷惑,说不定是许绍故意夸大其词,为自己的无能开脱。”李瑗在一旁依旧不依不饶,试图劝服李孝恭。
李孝恭怒目而视,大声呵斥道:“兄长,休要再胡言!许绍与陛下乃是至交同窗,他忠肝义胆,镇守硖州多年,从无差错。如今他以血书求援,必定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若我们坐视不理,日后有何颜面面对天下人,又如何对得起圣上的信任!”
李瑗被这一顿呵斥,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怒声反驳道:“我等何时坐视不理,此番罪过乃是李靖救援不力,十日前李靖率兵前往硖州,为何如今硖州危急,我定将此事上报朝堂,予以严惩。”
李孝恭听闻此言,顿时满脸惊诧,脚下步子不停,迅速疾步走到案桌前。他的目光如鹰隼般,在行军图上来回急切地巡视着,越看脸色越是阴沉。信州与硖州之间相隔将近七百里之遥,若是从陆路急行军,尚且需要七八日的行程。倘若途中再有变故……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李靖前去救援之事,一直都是兄长在统筹安排。”李孝恭猛地转头,双眼紧紧盯着李瑗,神色凝重肃穆得仿若凝结了一层寒霜,“我且问你,他们走的究竟是水路还是陆路?”
李瑗被李孝恭这般紧盯着,心中莫名有些发慌,但仍强装镇定,干咳一声说道:“七弟莫急,当时军情紧急,水路虽快,但容易暴露行踪,遭敌军截击,所以安排李靖走的陆路。想着陆路虽慢些,可相对稳妥,能将援兵安全送到硖州。”
李孝恭眉头皱得更深,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行军图都跳了几跳,怒道:“陆路?陆路七八日方能抵达,如今硖州危在旦夕,许绍血书求援,可见已等不了七八日!水路仅需两三日,哪怕逆水而行,也只需五六日,兄长当初做此安排,为何不与我商议?”
李瑗心中暗恼,却也不好发作,只得耐着性子解释:“七弟,当时你外出巡查营寨,军情如火,实在等不及你回来。我寻思着陆路虽慢,可李靖用兵向来谨慎,定能按时赶到。谁能想到硖州竟如此危急。”
李孝恭深吸一口气,努力强压下心头如汹涌潮水般翻涌的怒火,神色凝重地说道:“事已至此,再纠结这些已然毫无用处。当下局势危急,我决议亲自带兵,取水路火速支援硖州。至于信州大营,便暂且交由兄长掌管,还望兄长能坚守营寨,确保信州万无一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