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责任“升温”,团队“焕新”
爱吃赛螃蟹的乌梨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章 责任“升温”,团队“焕新”,我的三年学徒生涯和二十六个师傅,爱吃赛螃蟹的乌梨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独自埋头苦干。这不,有一回,店里接了一大批年夜饭的订单,其中有一道经典的松鼠鳜鱼,对鱼的改刀要求极高,既要保证炸出来的鱼外形漂亮,像一只活灵活现的松鼠,又要让鱼肉熟透且鲜嫩多汁。可这些新人没几个见过这阵仗,面对鱼,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改刀,一个个面露难色。我赶忙把大家召集过来,给他们打气:“别怕,咱们一起琢磨琢磨,人多力量大,肯定能找到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阿强提出借鉴传统雕花工艺来处理鱼身花纹,让外形更精致;小丽则建议从鱼鳃处入手下刀,能更好地保持鱼身完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碰撞出火花,为最终方案提供了诸多灵感。最后综合大家的想法,我们成功摸索出了一套合适的改刀方法,做出的松鼠鳜鱼外形逼真,顾客赞不绝口。
还有一次,准备年夜饭套餐里的黑椒牛柳这道菜时,新人们在上浆环节又出了问题。他们不清楚牛柳该怎么上浆才能保证炒出来的牛柳滑嫩多汁,有的浆液调得太稀,根本挂不住;有的上浆手法不对,导致牛柳下锅后粘连在一起。我看到后,立刻手把手地教他们,从如何精准调配浆液的比例,到轻轻揉搓牛柳使其均匀裹浆的手法,再到根据牛柳的大小、厚度来判断上浆的厚度,一遍又一遍耐心地示范,直到他们都熟练掌握。
慢慢地,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新人成长得飞快,他们的技术越来越扎实,虽然暂时还不能独当一面地炒菜,但在切配、清洗、预处理、食材改刀以及上浆等基础活儿上越发娴熟,而且彼此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就像一台磨合良好的机器,各个部件协同运作,高效有序。
随着时间的推移,厨房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老手们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厨师长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再次把我叫到办公室,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大山啊,你做得太好了!我就知道你有这个本事把厨房管理好。你看看现在,厨房被你打理得井井有条,人家干劲十足,这都是你的功劳啊!继续保持,以后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你呢!”
走出办公室,阳光洒在身上,我满心欢喜。我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这个厨房团队,一定会在年关的忙碌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未来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想着等年关忙完,一定要组织大家团建一次,增进彼此感情,再系统地规划下新一年的技能培训,让团队整体实力更上一层楼。这,便是我作为小组长,持续肩负责任与担当的后续规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