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土地寿命(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柯久,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便是历朝历代,国祚从未有超过三百年的原因?\"

作为大明的奠基者和开创者,朱元璋很快便从惊愕的状态中醒转过来,转而有些兴奋的低吼道,同时也明白了为何地方上的土司们能够传承数百年,甚至千余年的时间都屹立不倒。

与疆域广袤,人口众多的中原王朝所不同,地方上土司所能掌控的领土相对有限,且土司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可确保在有限的土地内,容纳对应的人口。

一旦麾下人口超过负荷,这些土司们便会采取\"矛盾转移\"的方式来减少人口,其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向接壤的土司挑起战端,亦或者干脆直接挑衅中枢王朝。

更重要的是,这些土司们的\"领地\"都位于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群山要隘,朝廷若是想要派遣大军围剿,通常要付出十倍于当地土司的财力和物力。

除却当地土司反复横跳,彻底惹恼了中枢王朝,否则只要犯上作乱的土司规规矩矩献上一封\"降表\",亦或者推出一个\"替死鬼\",不愿多事的中原王朝便会适可而止。

如此一来,依托群山峻岭而拥兵自重的西南土司们不仅借着朝廷之手,削弱了麾下人口,还将矛盾和仇恨尽数转移到中原王朝的身上,为下一次\"矛盾转移\"埋下伏笔。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难怪地方上的土司们难以\"教化\",时不时便会主动跳出来闹事,原来这背后还潜藏着如此不为人知的原因。

\"先生的意思是,只要我大明控制住地主阶级的数量,便可为我大明延长国祚。\"

\"而刚刚先生说治理西南边陲,其实也是为了开垦荒土,增加耕地?\"

与豁然开朗的朱元璋一样,后知后觉的傅友德也反应了过来,深邃的眸子中同样涌现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之所以不愿意花费大力气治理这些路途遥远的西南边陲,除了当地的土司林立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得不偿失\"。

但若是朝中百官知晓,田地与国祚寿命之前的关系,必然会一改之前对西南边陲不冷不热的态度。

届时,朝中的文武百官们只怕会像是打了鸡血一般,重现唤醒大明的战争机器,让大明的战旗在西南边陲肆意摇曳。

至于对西南动兵的军费,还可通过海上贸易或者远征日本倭国的方式筹集,并最终反哺大明。

如此环环相扣,简直天衣无缝!

\"两位老爷子说的都对。\"

\"这田产的数量确实决定了王朝的寿命,但如何遏制土地兼并,却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很快,曹爽的声音便在幽静的牢房中响起,也将朱元璋和傅友德将杂乱的思绪之中,重新拉回到现实,也让他们体内本是沸腾的鲜血渐渐冰冷下来。

鸟为财死,人为食亡。

地主阶级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必然会想方设法的进行土地兼并;而勤劳耕种的百姓们若是得到了翻身的机会,也会同样如此。

正如朱元璋在起事之初,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但随着势力不断扩张,野心也是渐渐大了起来,并最终得以开国称帝。

所谓的知足常乐,并不适合这个\"吃人\"的时代。

\"敢问先生,可有解决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和圣女有个娃

人间佳酿

修仙,从婴儿开始

青藤墨客

穿越成校园受气包?看我推演成神!

菜瓜

混沌剑尊

天外无云

偏宠雪柔花

风月都相关

重回1976:带着全村发家致富

加洋小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