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都是那个一
一缕喧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0章 都是那个一,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一缕喧嚣,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把心修好了,元神不动,时时禅定状态,也就是念起即觉,不随念转。
当形成规律之时,念头不断变少之后,即便你不怎么管,念头也影响不到你什么了。只需要觉察到不管它,它都会自然生灭。久之逐渐进入冥想状态。
冥想,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身心修行方法,说的是在通过特定的方式,让个体达到深度的宁静与专注状态。
它起源于数千年前的古老文化,用于探索心灵、追求精神觉醒。成为大众用于改善身心健康的实用技巧。
从操作层面看,冥想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正念冥想,强调个体专注当下,不加评判地觉察自身的思维、感受、身体感觉以及周围环境,像觉察自己的呼吸节奏,感受空气进出鼻腔的细微变化。而专注冥想,则是将注意力集中于特定对象,比如一个词语、一幅图像,通过持续聚焦来训练专注力,排除杂念干扰。
在功效上,冥想对身心有着诸多益处。生理方面,研究表明长期冥想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血压、缓解身体疼痛,增强免疫力。心理层面,它能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心理韧性,让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更加从容。还能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使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助力学习与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抽出 15 到 30 分钟进行冥想练习,便能逐渐收获身心的积极转变,开启更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
再简单讲叫做,心守一,心流嘛,将心神放在一处了。
教你们的修剑,就是冥想嘛,也叫一念抵万念。
根据冥想时采用姿势的不同,可分为静坐式冥想和运动式冥想等。
冥想过程中注意的指向对象,又可以分为相应的多种类别,如物体、呼吸、词、声音或象征性符号;还有研究者把冥想分为沉浸冥想、咒语冥想、气功、太极和瑜伽五大类。
普遍认可的分类是根据注意的朝向,将冥想分为沉浸和专注两大类,也被称作开放监控(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 om)和注意聚焦冥想(Focused attention meditation, FA),前者强调以一种知晓、接受、不作任何判断的立场来体验自己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切想法和感受,后者则强调注意的集中,要求尽力将注意放在感受呼吸、重复词语等心智或感知活动上,而摒弃任何想法和感觉干扰。
这玩楞不就我教的心无杂念嘛。
一种是将心安在当下,一种是将心定在一处,来避免思维心与感受干扰真正的自己。也就是自心。
全都是一个玩楞啊,难什么难?
沉浸就是自然放松的心无杂念,静定安。
专注就是没事儿自己练着玩儿的心守一。
全都是一个玩楞。
唯一不同的是,我练的是时时刻刻都特么胎息,都冥想,自然而然享受当下,放松自己,自然运化,来啥应啥。
很多东西我讲了,你了解一下就行了,不要去执着什么。
说来说去都特么是性命双修。
我讲来讲去讲的都是那个一。
你知道这些了解了解就好,千万别一天想这样那样的,都没用。只有修到了才有用。
还是那句老话,觉与明理才是那个关键。
第一步最应该做的就是,能修到时时觉察,并用真理从自己的思维心中解放出来。
这第一步都没达成,总想精进,也只是想想罢了。
非要着急,想修打坐修什么的,那就坐呗。但心静不下来,一会哎呀看见这个了,一会哎呀吓一跳心慌,等等的,或者看见什么光啦,又干啥干啥滴啦,都特么是心神跑了。
就像入境这个玩楞似的,不知道的时候就是做梦呢,知道了并能控制就是入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