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七言诗惹祸了
孔明很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七言诗惹祸了,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孔明很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太儿戏了!
尤其荀彧,眉头紧皱拧成了川字。
五万精兵尚在河北邺城,大军所需粮草也未准备齐全,更重要的是民夫。
十万大军需要三十万民夫才能保证后勤!
两月都捉襟见肘!
“丞相,据细作来报刘表对刘备很是提防!”
曹操摆手拒绝,“刘备奸诈,一日不灭本相心不能安!”
“可是...”
荀彧还要反驳但曹操先一步岔开话题。
“文若,破曹仁的徐庶可是二十余岁青年,羽扇纶巾,身高八尺,容貌不凡?”
荀彧摇摇头,“徐庶是剑客出身,且已三十有余。”
“那是何人呢?”
曹操喃喃嘀咕了一句,那个高大英俊的形象让他记忆犹新。
荀彧略作思索,“荆州有二贤名号卧龙凤雏,丞相描述好似卧龙诸葛孔明,年二十八。”
“才能如何?”
“有传闻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曹操面色一变。
徐庶已够难缠了,又来了个诸葛亮!
更坚定了南下决心。
“三日内出兵,可调拨多少兵马?”
“三日?”
荀彧本想拒绝,可见曹操如此坚定只得咬牙道,“最多一万。”
一万不多,且数月前曹仁便是一万大军惨败。
曹操犹豫片刻,还是看向左侧,“谁敢领兵前往?”
话音刚落,一员大将站了出来。
“丞相,我愿率军前往!”
正是大将夏侯惇!
荀彧眉头一紧,劝道,“丞相,刘备枭雄,徐庶诸葛亮多智,稳妥起见还是集结大军再行南下。”
“哼!”
夏侯惇大为不满,“刘备,鼠辈耳,徐庶诸葛亮皆无知小儿!我必生擒刘备,活捉徐庶诸葛亮献于麾下!”
这股斗志让曹操心中大喜,“好,军中无戏言!”
“我愿立军令状!”
夏侯惇大笔一挥,一纸状令呈上。
曹操满意的点点头,“好,本相命夏侯惇为先锋,于禁李典为副将,统兵一万,直取新野!”
三员大将走出,拱手领命。
“遵命!”
“对了元让,你到棘县后去帮本相做一件事...”
夏侯惇上前听的满脸疑惑,但还是拱手领命。
“喏!”
“切记,定要依令行事,不得有误!”
“遵命!”
一众文武转身离去,却有一人留了下来,正是韩家家主韩凌。
“丞相。”
“是韩都尉啊。”
韩凌本不想留下,可他迫切想知道韩峰到底死了没有。
“不知丞相此行...”
曹操眯了眯眼,“韩峰很不错,本相很看好他。”
韩凌心中咯噔一声,没杀还得到了认可?
一种巨大的危机感袭来。
他这位置本就名不正言不顺,若曹操看重韩峰岂不是...
凌厉的杀机在眼中弥漫。
“还有事吗?”
“没,臣告退!”
韩凌不敢久留,行礼后退了出去。
曹操不屑一笑,正要返回后院歇息,结果一个身影迎面而来。
是长子曹丕。
“子桓?”
曹丕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拜见父亲!”
“何事?”
声音严厉且略有冷漠,让曹丕不敢抬头直视,可一想到能让曹操欣喜,还是抵住畏惧开口。
“去岁柳城大捷,植弟即兴写下白马篇让父亲大喜,孩儿才华不及植弟,苦思良久才作得一篇诗词。”
又有诗?
曹操眼中多了些兴致,“你且说说。”
曹丕一口气将八句诗脱口而出。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操有些惊讶,“这是...七言?”
“正是!”
曹丕得意的抬了抬嘴角,“此乃孩儿独创诗体。”
七言,前无古人!
这下总能盖过曹植的锋芒了吧!
结果曹操并未欣喜反而一脸质疑。
“父亲?”
曹操淡淡的夸了一句,“不错。”
曹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曹植【白马篇】时夸得天花乱坠,自己前无古人的七言诗仅仅是不错?
凭什么!
一股巨大的失落在心中弥漫。
曹操摇摇头,“可惜并非首创。”
曹丕一口反驳,“不可能!”
曹操心中大失所望,冷声道,“鼠目寸光!韩峰七言诗远胜于你。”
曹丕双目猛睁。
韩峰?
他算什么东西,还远胜我!
一抹恨意在眼底闪烁。衣袖中的手也死死攥紧,指甲深陷血肉。
狗东西,竟敢破坏我在父亲面前的形象,定不与你干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