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8章 奖帅三军,穿越时空征战沙场,伊水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以右丞相宇文化及、太尉陆伯言为首的士族官员们,却面露难色。宇文化及微微皱眉,额头上似有不易察觉的汗珠,他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北伐一事,万万不可草率定夺。北方局势盘根错节,极为复杂。虽说司马仲达发动政变,但西夏根基深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实力依旧不容小觑。且我朝这些年虽有所发展,但贸然北伐,倘若战事失利,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还望陛下深思熟虑啊!”
陆伯言也赶忙附和:“是啊,陛下。战争一起,必定劳民伤财。百姓们好不容易过上安稳日子,此时若开启北伐,恐怕又要将百姓重新拖入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这实非明智之举啊。” 其他士族官员们也纷纷随声附和,一时间,反对北伐的声音如潮水般在朝堂上涌动。
就在这局势僵持之时,高羽神情坚毅,大步流星地走出队列。他手中紧握着表文,声音如洪钟般响亮:“陛下,诸位大人!请听臣一言。” 高羽的声音坚定有力,仿佛带着一股强大的气场,瞬间让朝堂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缓缓展开表文,开始当众宣读。
“臣羽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江南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高羽的声音抑扬顿挫,宛如一首激昂的战歌,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先帝的忠诚,对大夏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北伐的坚定决心。他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仿佛有一种魔力,将众人带入了那个先帝壮志未酬的时代,让他们感受到了大夏此刻面临的严峻局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宇文化及一开始还面带不屑,心中暗自想着高羽不过是在巧言鼓动,试图说服众人支持北伐。但随着高羽的宣读,他的神情逐渐发生了变化。那一字一句,仿佛是重锤敲击在他的心弦上。他不禁想起了大夏曾经的辉煌,想起了先帝的雄图霸业,想起了自己身为臣子的责任与担当。他的眼神开始变得复杂,愧疚、感动与犹豫交织其中。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年轻时追随先帝的场景,先帝那壮志满怀、意气风发的模样仿佛就在眼前。那时的大夏,国力强盛,四方来朝。然而如今,北方动荡,大夏偏安一隅。他意识到,自己这些年贪图安逸,忘却了身为臣子的初心。高羽的表文如同一记警钟,敲醒了他心中沉睡的热血。
陆伯言原本紧皱的眉头也渐渐松开,脸上的不以为然逐渐被思索所取代。他的心中,对北伐的担忧与对高羽忠诚的感动相互交织。高羽所描述的大夏未来,那幅中兴的宏伟蓝图,也在他心中缓缓展开。他想到,如果北伐成功,大夏将重振雄风,百姓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同时,他又担心北伐失败给大夏带来的灾难。这种矛盾的心情在他心中不断拉扯。
其他士族官员们,也都渐渐安静下来,有的低头沉思,似乎在权衡利弊;有的面露惭色,仿佛为自己之前的短视感到羞愧。他们都被高羽表文中的恳切之情所打动,开始重新审视北伐这件攸关大夏命运的大事。
当高羽读完最后一句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时,朝堂上陷入了一片寂静。这寂静仿佛凝固了时间,每个人都沉浸在高羽所营造的情绪之中。片刻后,宇文化及的眼眶竟微微泛红,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高羽,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燕王殿下,臣…… 臣为之前的短视深感惭愧。殿下一片赤诚忠心,为了大夏不辞辛劳,殚精竭虑,臣愿支持北伐!”
陆伯言也紧接着说道:“臣亦愿听从殿下安排,为北伐之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其他士族官员见状,纷纷表示赞同。一时间,朝堂上支持北伐的声音再次响起,士气高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