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易溶于水朱厚照
千年后的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1章 易溶于水朱厚照,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千年后的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得不说,朱厚照这家伙聪明是聪明,甚至说不定比他堂弟朱厚熜都还聪明。
但虎也是真的虎。
这种事情理所应当的就问了出来。
似乎在他的心中,大明的弊病就是这群成了气候的文官体系,只要自己能将之铲除,那他就能重现太祖太宗时期的荣光一般。
感受着朱厚照期待的目光,姜饼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对于朱家皇帝易溶于水的说法,就是从正德皇帝朱厚照这里开始流行起来的。
总共十六帝,八分之一都因为落水而亡。
除了朱厚照,下一个就轮到崇祯皇帝的哥哥朱由校了。
要说这里面没点蹊跷腌臜事,姜饼是一点也不信。
所以他还特意研究过那段历史。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叛乱,朱厚照亲率大军南下征讨朱宸濠。
但事情怪就怪在这里。
在宁王朱宸濠在叛乱之前,明明已经是人尽皆知了,而各地官员在接到造反通知后,却不约而同的隐瞒了宁王造反一事。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宁王造反一事有人故意纵容的结果。
说不准就是在后面推波助澜,借着宁王造反逼迫朱厚照,从而达成他们的某种目的。
更诡异的是,宁王六月十四起兵,六月十七兴王去世。
宁王造反一共四十三天,连南昌都没出得去,他还打过安庆府,都打不下来。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次造反发生在正德十四年。
朱厚照正德十二年十月刚打完应州之战,亲征大捷,正是军威鼎盛的时候。
宁王这个时候造反,那感觉就像是在洪武元年徐达刚攻破元大都的时候造反一样。
跟找死就没什么区别。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跟朱厚照刚正面。
就在此次征讨途中,正德皇帝朱厚照接连两次离奇落水,以至于返京后不到三个月就开始疯狂吐血,在此期间朱厚照曾多次下诏让人撤换御医,去民间寻药。
但是这一要求,却遭到内阁首辅杨廷和严厉拒绝。
最终朱厚照苦熬三月,于豹房不治身亡。
当然了,朱厚照的政治智慧不容小觑。
在宁王叛乱前夕,他就预见到可能有人会假传圣旨,特意与刘贵妃约定以簪子为信物。
在出征之前朱厚照就与刘贵妃约定说:“如果我派人来接你,一定带着信物簪子,如果没有这个簪子就一定是假的,你不要上当”。
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如此重要的信物竟离奇失踪,迫使皇帝不得不亲自接回贵妃。这一事件已然暴露出宫廷内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