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臁儿骭不是连二杆!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臁和范
巴蜀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1章 臁儿骭不是连二杆!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臁和范,老公装醉看我和别人在一起,巴蜀散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些古汉语遗存方言中,但是由于字相对生僻或由于发生变音,实际生活中人们大多不知正确写法。
今天这篇文章说说“臁”和“范”字。
一、臁
臁,拼音是lián,本义指小腿。
四川方言有“臁二骭”的说法。
人的小腿是由胫骨与腓骨两根较长的骨头作为主骨,上与膝盖相交,下与足骨中的跗骨相交,故四川方言把胫骨和腓骨合称为“臁二骭”,也用“臁二骭”代称小腿。臁,指小腿;骭gàn,指小腿骨,有时也单指胫骨。
民间不知本字写法,理解为两根杆状骨连接膝盖与足部,故俗多见误写为“连二杆”。除了“臁”字,再对比“竿、杆、骭”这几个字,不同的偏旁代表不同的含义,所以“杆”也是别字。
文献资料摘录:
《玉篇》:“臁,穴臁也。”
《集韵》:“臁,胫臁也。离盐切,音廉。”
宋·周密《齐东野语·经验方》:“辛酉夏,余足伤发于外臁。”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他若不跪呵,安排下大棒子,先摧折他两臁骨也。”此处“臁骨”即指小腿骨。
文献中,小腿骨又作“臁儿骨”。这是“臁”字加了儿尾来构词。
元·关汉卿《救风尘》 第三折: “你若休了媳妇,我不嫁你呵,我着塘子里马踏杀,灯草打折臁儿骨。”
《水浒传》第九回: “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
《醒世姻缘传》中胫骨又作“臁亮骨”。如第六十七回: “历城县裴大爷,臁亮骨使手蒯了个疮,疼的穿不得靴。”
二、范
“范”字释义为“模样;楷式;样式”:
《玉篇·竹部》:“范,楷式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