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不相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终章,午夜奇谈,余生不相聚,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烛火摇曳,李南涧的面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他轻抿香茗,缓缓开启了一段尘封的奇异往事,那语调仿佛带着众人穿越回了那个神秘莫测的时刻。

邻县有一位少年,出身于名门世家,本应遵循礼教,修身养性,然而他却生性不羁,行事肆意挑达。那放浪形骸的举止中,竟对男色有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渔猎之好,常于风月场中追逐那违背世俗伦常的欢愉。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少年在亲戚家中赴宴,酒兴正浓,直至日暮西山,方才带着几分醉意起身归家。此时的他,已远离那温暖的城池,天色渐暗,乌云如墨般沉沉地压下来,仿若要将整个世界吞噬。道路在阴霾的笼罩下,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少年努力地睁大眼睛,心中暗自估量,这般恶劣的情形,恐怕难以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回城中。正于他满心踌躇之际,细密的微雪纷纷扬扬地洒落,如盐粒般簌簌而落,寒意随着雪花的飘落愈发浓烈,冰冷的气息直往骨子里钻。少年站在原地,心中焦急万分,却又苦无应对之策,只能望着前路,茫然失措。

恰在这绝望之时,少年的眼眸中忽然捕捉到十许步外有一丝朦胧的灯光隐隐透出,那微弱的光亮在黑暗中犹如救命稻草般珍贵。他赶忙派遣仆人前往探视。仆人匆匆而去,不多时便折返回来,言说前方乃是茅屋数间,四周并无人烟,寂静而荒凉。屋中仅有一位童子与一位老妪相伴。少年闻得此讯,仿若绝境逢生,便携仆人快步趋近。

待至茅屋前,少年彬彬有礼地询问可否有歇止之处。老妪微微抬起那满是皱纹的脸,缓缓言道:“我儿久已出外谋生,只余下一孙儿与我居于此地。尚有空屋两间,虽略显狭小简陋,公子若不嫌弃,可暂且宿下,以避这风雪之寒。”少年闻言,心中大喜过望,那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连忙呼唤童子将二马系于树上,而后带着仆人欣然邀入屋内。

老妪又轻声说道自己老病缠身,精力不济,须得早早歇息,便转头嘱咐童子要好生招待客人。少年的目光这才落在童子身上,只见那童子年约十四五岁,虽衣履破敝不堪,然眉眼间却透着一股极为姣好的灵秀之气,仿若春日里含苞待放的花朵,虽生于荒野,却难掩其天生丽质。少年见之,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心下起了轻薄之意。他试着与童子搭话,言语间带着几分戏谑与挑逗。童子却似未闻,只是自顾自地蹲在炉灶前,专注地吹火煮茗,对少年的言语不甚应答,那沉静的模样仿佛一泓清泉,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

少年见童子这般冷淡,心中的好胜之意愈发浓烈,渐渐与童子谐笑逗趣。童子似也微微有所解意,那原本平静的面容上偶尔闪过一丝羞涩的笑意。忽然间,童子趁着间隙,悄声低语道:“此地靠近祖母房舍,待雪晴之后,当亲至公子家乞赏。”少年闻得此言,心中大喜,以为童子已然会意,忙不迭地解下腰间绣工精美的绣囊,又取出温润的玉珥相赠。童子面露羞涩之色,微微迟疑后,还是伸出手轻轻接过,那指尖相触的瞬间,少年只觉心中一阵悸动。童子与少年又软语许久,方掩门持灯离去,那离去的背影在昏黄的灯光映照下,显得愈发婀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多子多福:一人生出一个大家族

我的猫猫狗狗

美剧世界:从洛城巡警开始

默默不存在

恋综摆烂,这个登徒子有点东西!

不戴眼镜的呆瓜

前世错付,重生嫁良人

木玖柠

异界纵横之二世枭雄

晚霞中的笛声

暮雪寒衣

东边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