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No.26带娃成反派的鳏夫(06完)
倥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0章 No.26带娃成反派的鳏夫(06完),年代快穿之地府打工人,倥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于省城的房子,他自然也是买了的,不多。
给仨孩子做嫁妆和聘礼还是足够的了。
反正孩子们以后都各自有各自的工作,不会来这省城生活。
这一世,原身只有那么些底子,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
开了三十年的周记面馆,终于在某天贴出“世界很大,老板要去看看”的告示关门歇业了。
此时,周思雯已经在首都落户,嫁的老公也是大学教授,且夫家家庭成员简单,夫妻和睦育有一子一女,生活过得温馨而幸福。
周思明和周思聪在五年前和徐进端有过联系后,之后就一直处于失联状态。
徐进端不急不躁地保持每年两封问候信的节奏。
面馆歇业后,徐进端给仨孩子都通了信。
虽然已经有了电话等多个联系方式,可徐进端依旧固执地以书信方式告知仨孩子面馆已歇业,自己要去看看世界的决定。
比信更先到的是这三十年来面馆所有收益的三分之一。
每个孩子都有份,不多也不少。
处理好面馆的事,徐进端开通了已经流行一段时间的社交账号,开始了这一世的环球旅行。
每到一站他都会记录一些当地的琐事、美景及美食。
这是他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是给自己的纪念,更是给委托者的一丝慰藉。
环球游,游了三十年。
这三十年也并没断了和孩子们的联系,徐进端感觉,仨孩子主动和他联系的频次反而更多了。
而他也只是看到有新奇地、好玩地吃的、玩的都会买三份给仨孩子寄过去。
至于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的?
.........全看心情,想起就寄,想不起不还有孩子父母么!
三十年后,徐进端回到嵩峰大队,这里的一切就像是被时间遗忘似的,除了各家各户房子翻新了;儿女们都不在村里了;这里一切都没变,就连荒了近30年的耕地无人耕种也没人管。
......
回老家的徐进端倒是受到了新村长的热情接待,毕竟村委老周家谁不知道啊,那可是一门出了三个大学生的,听说现在可都是了不起的官呢!
已经97岁的徐进端这次回来是来处理之前承包的耕地和林地事宜的。
林地和耕地承包期都是七十年,还有十年就到期,正好他在这养老还能浪十年。
村里老人对他为啥回村养老这事,毫无八卦之心。
徐进端就更乐得轻松了。
打理荒地,整整花了他近一个月时间,..........那是给村里人看的。
至于房子,他没重建,没必要!
只是找人重新修建了现代化的卫浴间。
半年后,荒废了三十年的周家小院又恢复了以往生机。
院墙上爬满了盛开的蔷薇,前院搭了个葡萄架,后院则是一地已经挂果的蔬菜、水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只跟着徐进端忙前忙后跑的才六个月大的捷克狼犬。
如今徐进端的日子过得极其有规律。
因着林地里有他养着的百来只走地鸡,因此,每天天不亮他会去山上捡鸡蛋;
收割当天新鲜的蔬菜后,会挑着担子去公社(哦,不,现在不叫公社早在几十年前就改县了)县里卖菜和鸡蛋。
晌午回村吃口饭,再上山。
傍晚回小院后就不再出门。
97岁的老头活得跟60岁似的,可羡慕死村里每天在村棋牌室泡着的老头老太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年,这十年里,仨子女倒是破天荒的每年过年都会回老家。
院子东边一直荒着的三间屋的地基上,建起了二层小楼,作为仨孩子子女、孙子们的客房。
钱是仨姐弟商量给出的,工也是仨姐弟联系村里给出的。
反正百岁老人只要开开心心活着就好!
——&——
这一世徐进端在陆续送走了老大周思雯、老二周思明、老三周思聪这仨从小养大的孩子后,才离开这世界的。
享年129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