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老男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章 风云再起,穿越成王者,追梦的老男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国内,李炎下令征调大量民夫奔赴边境。烈日高悬,酷热难耐,民夫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在边境线上。他们衣衫褴褛,汗流浃背,却依然咬牙坚持。肩扛手抬,用砖石、泥土修筑起坚固的堡垒和深邃的壕沟。他们喊着号子,一步一步地搬运着沉重的石块,每一块砖石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希望。一层又一层的防御工事,错落有致,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堡垒上设置了了望塔,士兵们日夜值守,警惕地观察着远方的动静;壕沟里布满了尖刺,让敌人难以跨越。军队也重新编排,精锐部队被部署在要道关隘,如锋利的獠牙,随时准备应对金国的反扑或蒙古的背刺。士兵们日夜操练,磨砺兵器,士气高昂,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
幸运的是,在炮弹供应难题上,李炎的努力终于有了重大突破。工匠们在工坊里夜以继日地钻研,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工坊内炉火熊熊,火星四溅,弥漫着刺鼻的烟雾和金属的味道。他们尝试了各种材料和工艺,不断地失败,又不断地重新开始。终于,在一次偶然的试验中,成功研制出改良版炮弹。这种炮弹制作工艺简化,原本复杂的工序被优化,原材料获取也更为容易,不再依赖那些稀缺的矿石,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虽说威力较原版略有下降,但在如今的局势下,数量的提升才是关键。李炎大喜过望,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当即下令大规模生产。兵工厂里炉火熊熊,工匠们日夜赶工,三班倒轮流作业,力求在战争爆发前储备足够的炮弹。
约定日期前夕,李炎一身戎装,威风凛凛,亲赴边境军营。点将台上,他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苍松,屹立不倒。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将士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等待着皇帝的训话。李炎声音洪亮地喊道:“将士们!多年来,我们南宋受尽金国欺凌,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多少家园被战火焚毁,多少亲人在哭声中离世!今日,报仇雪耻的时刻到了!虽说我们承诺限制红衣大炮的使用,但这绝非懦弱!这是我们的仁义之举,是为了减少无辜百姓的伤亡。当战鼓敲响,便是我们扬眉吐气、重振国威之日,让金国知道,南宋的脊梁,永远折不弯!我们要用手中的兵器,扞卫我们的国家,守护我们的百姓,让我们的旗帜在这片土地上高高飘扬!”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如烈火点燃了将士们的热血,欢呼声如雷鸣般响起,直冲云霄,响彻整个军营。将士们挥舞着兵器,呐喊着口号,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与此同时,金国也敏锐察觉到宋蒙两方的军事动向。完颜雍紧急召集将领,召开军事会议。昏暗的营帐内,烛火摇曳,将领们面色凝重,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有人提议集中兵力,防守重点区域,以逸待劳,凭借坚固城防抵御联军。他们认为金国如今实力不如从前,坚守城池是最好的选择,等待联军疲惫之时,再寻找机会反击;也有人主张主动出击,趁宋蒙联军尚未集结完毕,打乱其部署,争取先机。他们觉得被动防守只会陷入困境,只有主动进攻,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完颜雍眉头紧锁,在营帐中来回踱步,他的脚步声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仿佛踏在金国的命运之上。他权衡着各种方案的利弊,心中犹豫不决。最终,他决定采取折中的策略,一方面在边境重要城池加固防御工事,囤积粮草,准备打持久战。城墙加厚,城门加固,储备足够的粮食和水源,以便在被围困时能够坚守;另一方面派出小股精锐部队,对宋蒙联军进行骚扰袭击,试图延缓联军的进攻节奏,为金国争取更多准备时间。这些精锐部队趁着夜色出动,偷袭联军的粮草辎重,破坏道路桥梁,给联军制造麻烦。
终于,约定的夹击之日来临。清晨,天边泛起鱼肚白,曙光微微照亮了大地。南宋与蒙古的军队如两条钢铁洪流,缓缓向金国边境推进。南宋军队步伐整齐,军旗飘扬,士兵们眼神坚定,充满了斗志;蒙古军队则骑着矫健的战马,马蹄声如雷,尘土飞扬,他们挥舞着长刀,气势汹汹。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大地微微震颤,仿佛也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颤抖。一场决定三方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每一个士兵都紧绷着神经,握紧手中兵器,他们的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待着那一声令下。各方都在等待着那个一触即发的时刻,究竟谁能在这场风云变幻的博弈中胜出,是南宋一雪前耻,还是金国绝境反击,亦或是蒙古坐收渔利,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