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章 古柏立苍穹 族灰融土中 猎枪指碧落 玉璧驾东风,山外吹来的风,天涯88,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村长额角的汗珠在夕阳下闪着晶亮,他接过文件的手微微发颤。戴眼镜的男子推了推镜框,语气像手术刀般锋利:\"根据最新土地规划,贵村后山将被划入生态保护区,所有经营性开发项目必须立即终止。\"
这句话如同滚油浇进沸水,广场瞬间炸开锅。老张拄着猎枪的手背青筋暴起,枪托重重砸在青石板上发出闷响。小赵的年轻面庞涨得通红,他刚要上前理论,却被老张鹰隼般的目光钉在原地。
\"二十年前你们说要退耕还林,我们二话不说拆了祖坟边的梯田!\"村东头开养鸡场的王二嫂尖叫着冲出来,围裙上沾着的鸡毛随着颤抖起伏,\"现在刚见着生态旅游的甜头,又要我们喝西北风?\"
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老张突然举起猎枪,枪口朝上\"砰\"地放了个空炮。惊起的麻雀扑棱棱掠过广场上空,投下细碎的阴影。
\"都给我闭嘴!\"老人嘶吼震落了灯笼穗上的积灰,\"当年为了保住最后那片红松林,是谁跪在林业局门口三天三夜?是老子!现在倒好,刚学会用智能手机发抖音,就忘了老祖宗守山规?\"
戴眼镜的男子从公文包抽出一沓照片,泛黄的纸页上赫然是1998年《茅山涡村生态保护公约》,村民代表鲜红的手印像朵朵绽放的彼岸花。\"根据第七条,开发性收入超过生态补偿金三倍时,政府有权收回管理权。\"
小赵突然冷笑出声,他掏出手机调出直播界面,屏幕上弹幕如雪片纷飞:\"家人们看看啊,这就是打着环保旗号的强盗!\"年轻村官的手指在屏幕上飞舞如蝶,\"张大爷,您教过我要用新式猎枪打兔子,现在该教我怎么用新媒体打官司了吧?\"
老张的瞳孔猛地收缩,他看见小赵手机壳上印着醒目的标语——\"传统为骨,科技为翼\"。这八个字像根烧红的铁签,猛地戳进他尘封的记忆。
那是二十年前寒冬,老张带着十六岁的小赵进山设陷阱。少年踩着齐膝的雪,望着老人用树杈在雪地上画出的等高线图直咂舌。\"张伯,卫星云图上这些弯弯绕绕可比您画的清楚。\"话音未落就被老张一巴掌拍在后脑勺:\"云图能告诉你野兔为啥总在老槐树东三十步拉屎?\"
此刻小赵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在老人脸上,恍若那年雪地的反光。老张突然抄起猎枪指向天空,惊得戴眼镜的男子连退三步。\"都别动!\"老人嘶吼着卸下枪机,将锃亮的枪管重重拍在村长面前的供桌上,\"当年我爹用这杆枪打跑了日本兵,今天就用它来赌个公道!\"
人群自动分开条路,老张颤巍巍走向村口那棵千年古柏。粗糙的树皮上布满历代村民刻下的记号,最深处那道刀痕是光绪三年大旱时,全村人歃血为盟的见证。老人突然抓住树皮上凸起的瘤节,枯枝般的手指猛地发力——树洞深处竟藏着个铁盒,盒盖开启时扬起的灰尘在夕阳中翻飞如蝶。
泛黄的绢布上,用狼毫笔写着《茅山涡村永续生存约法三章》,末尾按着三十七个血红指印,最末的日期是咸丰十年。老张布满老茧的手指抚过那些指印,突然发出夜枭般的笑声。
\"看见没?\"他举起绢布对着直播镜头,\"从曾祖父开始,我们就在平衡守旧与创新!当年为修引水渠炸山,是谁把祖传的风水罗盘改成测绘工具?是你们太爷爷!\"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弯下腰时,人们看见他后颈处狰狞的伤疤——那是文革时保护祠堂留下的烙印。
戴眼镜的男子突然摘下眼镜,露出眼尾细长的刀疤。\"张老英雄,您可知这份公约为何没有政府盖章?\"他从公文包底层抽出一份发黄的电报,\"1942年新四军在贵村建立根据地时,这份公约就已成为军民合作的基础文件。\"
人群再次哗然。八旬的刘婆子拄着拐杖挤到前排,浑浊的眼珠突然迸发出精光:\"我想起来了!当年鬼子要砍树造碉堡,是你爹带着猎户队在林子里布下竹签阵……\"老人说到一半突然哽住,因为她看见小赵正对着电报逐字拍照上传。
夜色渐浓,广场上的灯笼次第亮起,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张突然抓起供桌上的酒坛,那是去年秋收时村民们用新谷酿的庆功酒。老人拔开木塞,醇香瞬间弥漫整个广场。
\"都来喝!\"他抱着酒坛摇摇晃晃,琥珀色的酒液顺着银须滴落,\"喝完这坛,是打官司还是打游击,老子都奉陪!\"小赵第一个冲上前,却被老张用枪托拦住:\"慢着!要喝这酒,得先给老子发个毒誓——\"
老人突然将酒坛举过头顶,浑浊的眼珠在烛火中闪烁:\"我张守义对天发誓,若茅山涡村毁在我辈手中,死后变作孤魂野鬼,永世不得超生!\"话音未落,酒坛重重砸在青石板上,飞溅的酒液像鲜血般染红了每个人的布鞋。
戴眼镜的男子突然单膝跪地,从公文包取出个雕花木盒。打开的瞬间,沁凉的玉香弥漫开来,盒中竟是块刻满符文的古玉璧。\"这是从县博物馆借出的镇馆之宝,汉代'永受嘉福'瓦当拓片。\"他抚摸着玉璧上的螭龙纹,\"根据最新碳十四检测,瓦当出土处与贵村祠堂地基完全吻合。\"
小赵突然夺过玉璧对着月光,惊见玉璧中心有个米粒大的孔洞。\"张伯,您记得祠堂横梁上的燕子窝吗?每年清明前后,都有对雨燕来筑巢……\"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老张正用猎枪挑起供桌上的红绸,露出底下压着的族谱。
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写着历代村民的生存智慧:用苦楝树汁驱虫的秘方、根据云层厚度预测雨量的谚语、甚至还有用竹筒制作简易净水装置的图示。老张的手指抚过某页边缘的焦痕,那是他十二岁时偷看族谱被父亲用烟袋锅烫的。
\"你们这些戴眼镜的秀才,\"老人突然放声大笑,震得灯笼穗簌簌作响,\"可知这族谱为啥要用桑皮纸?因为桑树浑身是宝,叶子能养蚕,树皮可造纸,根茎入药能治百病!\"他突然揪住小赵的衣领,\"就像你们这些年轻人,会玩无人机,可知道怎么用树皮造出能存两百年的纸?\"
戴眼镜的男子突然从公文包抽出一份合同,鲜红的公章刺得人睁不开眼。\"这是生态补偿协议,按国家标准,贵村每年可获……\"
\"去你的国家标准!\"王二嫂突然掀翻供桌,祭品瓜果滚落满地,\"当年修水库占我田地,你们说按国家标准赔了三百斤玉米,现在玉米都发霉了,钱呢?\"
小赵突然打开直播间的打赏功能,屏幕上瞬间飘满红色跑车和火箭特效。\"家人们,守护传统村落需要您的支持!现在打赏的每一分钱,都将用于建设我们的数字祠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