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殿的八咫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长安写生:绘梦古园,戈壁与槐花的恋曲,宣德殿的八咫乌,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91 年 10 月中旬的一个清晨,阳光穿过淡薄的云层,柔和地洒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学楼前。美术学院安排同学们外出写生,地点定在长安公园。这个消息让陈默和林悦兴奋不已,两人早早来到集合地点,和同学们一起等待出发。
陈默背着画箱,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牛仔外套,搭配一条黑色牛仔裤,头发随意而整齐。他站在人群中,目光四处搜寻,很快便看到了林悦。林悦穿着一件浅粉色的连衣裙,裙摆随风轻轻摆动,宛如一朵盛开的桃花。她背着小巧的画架,长发扎成马尾,几缕发丝垂在脸颊旁,更显俏皮可爱。
“林悦!” 陈默快步走过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林悦转过头,看到陈默,眼睛一亮,嘴角上扬,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陈默,你来得好早。” 两人并肩站在一起,分享着对这次写生的期待。
八点整,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乘坐学校安排的大巴车前往长安公园。车窗外,街道两旁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广播里播放着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激昂的旋律让同学们的心情愈发激动。
大约二十分钟后,大巴车抵达长安公园。公园门口,古色古香的牌坊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庄严肃穆,牌坊上的题字苍劲有力,诉说着这座公园的历史。走进公园,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混合着泥土、青草和花朵的芬芳。
陈默深吸一口气,环顾四周,眼中满是兴奋:“林悦,这里景色真美,肯定能画出不少好作品。” 林悦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是啊,这些仿古建筑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太适合写生了。”
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各自寻找写生的位置。陈默和林悦沿着公园的小径漫步,来到一处池塘边。池塘旁有一座八角亭,红柱绿瓦,飞檐斗拱,在绿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池塘里,荷叶层层叠叠,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娇羞的少女。远处,几棵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
“就这儿吧,景色太美了。” 陈默放下画箱,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搭建画架。林悦也在一旁忙碌起来,她微微弯腰,将画纸固定在画架上,眼神专注而认真。
陈默打开画箱,拿出铅笔、炭笔和橡皮擦,开始构图。他微微皱眉,目光在眼前的景物上反复扫视,手中的铅笔在空中轻轻比划,确定画面的大致框架。林悦则在一旁观察陈默的动作,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陈默,我觉得可以把亭子放在画面中心,突出主体,再把池塘和垂柳作为背景,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陈默转过头,看着林悦,眼中满是赞许:“林悦,你这个想法不错。这样画面会更有主次之分,空间感也更强。” 两人交流着绘画思路,气氛十分融洽。
构图完成后,陈默开始用铅笔勾勒轮廓。他的手稳如磐石,线条流畅自然,将亭子的结构和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林悦也不甘示弱,她的笔触细腻,将荷花和荷叶的形态描绘得生动逼真。
阳光逐渐变得强烈,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青春的轮廓。陈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不时用手背擦拭。林悦看到后,从包里拿出纸巾,递到陈默面前:“陈默,擦擦汗吧。” 陈默接过纸巾,感激地笑了笑:“谢谢,林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