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论科举之弊端与改革之道
杰外生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9章 论科举之弊端与改革之道,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杰外生枝,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穆玄阳骑着高头大马,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回荡在空旷的疏勒城内。
风卷起他猩红色的披风,猎猎作响,宛如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他身后,是黑压压一片的军队,步伐整齐,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本以为城门口会有娇妻迎接,但眼前空荡荡的景象却让他心中升起一丝疑惑。
城门两侧的守卫见到穆玄阳,连忙跪地行礼,高呼:“恭迎将军凯旋!”
穆玄阳微微颔首,目光却不断扫视着四周,试图找到那抹熟悉的身影。
但他失望了,城门口除了守卫和寥寥几个行人外,再无他人。
“夫人呢?”穆玄阳勒住缰绳,沉声问道。
一名守卫连忙答道:“回将军,小的不知。许是夫人在王府等候将军。”
穆玄阳眉头微皱,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他与妻子伉俪情深,每次出征归来,妻子都会亲自到城门口迎接。
这次却如此反常,让他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疑虑。
“摆驾王府!”穆玄阳沉声下令,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马蹄声再次响起,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王府进发。
穆玄阳一路疾驰,沿途的景象却让他更加心惊。
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关门闭户,行人寥寥无几,曾经繁华的疏勒城如今竟显得如此萧条。
一股凉意从穆玄阳心底升起,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缰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心中升起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城中发生了什么变故?
王府大门紧闭,门前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侍卫。
穆玄阳翻身下马,大步走到门前,用力拍打着朱红色的大门。
“开门!开门!”他的声音在寂静的王府中回荡,却迟迟没有人回应。
穆玄阳心中焦急如焚,一脚踹开大门,冲进王府。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院中的花草树木被摧残得不成样子,地面上散落着破碎的瓦片和家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夫人!你在哪里?”穆玄阳嘶声力竭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他冲进内院,四处寻找妻子的身影,但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他的心沉到了谷底,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他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与此同时,宋家大堂内,气氛凝重。
宋老面色铁青,坐在主位上,一言不发。
宋玉和宋亮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你们两个,还有脸回来!”宋老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一样。
宋玉和宋亮连忙跪下,低着头不敢言语。
“我宋家世代忠良,何曾出过你们这样的败类!”宋老怒斥道,手中的茶杯被他狠狠地摔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碎片四溅。
宋玉和宋亮吓得浑身一颤,连忙磕头求饶。
“父亲,我们知错了,请您息怒。”
“息怒?你们让我如何息怒!”宋老指着他们,手指颤抖,“你们可知,你们差点毁了宋家!”
“父亲,我们真的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宋玉和宋亮不停地磕头,额头已经渗出了鲜血。
宋老看着他们,他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一些,“起来吧。”
宋玉和宋亮这才敢慢慢起身,依旧低着头,不敢直视宋老。
“你们可知,我为何如此生气?”宋老问道。
宋玉和宋亮摇了摇头,不敢说话。
“我宋家世代簪缨,如今却出了你们这样的不肖子孙,让我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宋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悲凉,“我不想宋家一代不如一代,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我的苦心。”
宋玉和宋亮连忙点头,“父亲,我们明白,我们一定痛改前非,不让您失望。”
宋老看着他们,”他顿了顿,目光看向门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来人,备马!”
……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跑进王府,对着空无一人的院子大喊:“将军!大事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