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云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1章 任何权威都须质疑,世家的上下三千年,亭云居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1
站在白马尖最高峰俯瞰封国全境,西北方向是桐柏山与大别山交界之义阳三关,平靖关靠西北,武胜关靠西南,九里关在东北面,三关呈三角形遏制南北山口。
山口修有坚固城墙,三关也加固了楚国旧城墙及加修了边墙。
武胜关西南方向是夹在桐柏山和大洪山之间的随枣走廊,走廊出口有军城一座扼守,再沿大洪山外西至汉水沿江,有巨城江夏扼守,然后便是整个封国自西向东再转向之淝水,沿淝水往北至淮水,沿淮水往西至据敌城沿江防务,全部是由大型机械打压的高五米左右的木桩阵,这样的木桩密密麻麻排列厚度错过百米,木桩之内还有五成铁丝网防止秦军偷袭。
几年时间,沿江木桩大多已经生根发芽绿叶成阴,封国军方为了不影响观察哨视线每年还会定期清理高度。
这样的木桩阵是秦人无法逾越的障碍,当然,秦人几乎突破不了三条江河,科技的碾压不是人力所能弥补的。
从大洪山之江夏城,至汉口城,武昌城,云城,军城,商城,虞城,淝水城,寿阳城,浉水城(据敌城),这是环水十座大型城池,除此,沿江每各百里有小型军城(县城),每五十里有兵城(镇),每二十里有哨所塔楼(村,亭)。
沿江十座大城被一条铁路连接,铁路之上有冒着浓烟的火车在奔驰运输。
环别山三面几乎都是一望无际大平原,平原按照支流流向每一里间距有横平竖直耕道,这些笔直耕道把土地划成整整齐齐的长方形,只可惜这些整整齐齐的田地之内种植的不是茶叶就是桑树棉树,如果种植水稻,这个季节是千里风吹稻浪奇观。
“父亲,你太伟大了,”四子训权肉麻的恭维道。
“你连为父都调侃,你说说我有什么伟大处,”
“这一片土地养活了华夏近半人口,国民在你治下男耕女织怡然自得。”
“训权,你搞错了一个概念,民本安乐,他们困苦是因为头上有压迫剥削,不是我恩赐他们,而是他们本应怡然自得,是他们在养活封国官吏和封君,严格来说,我也在盘剥他们。”
“父亲,那你往远处看看淮北之地百姓,同样都是民,为什么父亲治下家家砖瓦房而秦治下皆茅草房,为什么封国百姓出行有车马秦百姓只能肩挑背扛,为什么封国百姓能吃饱喝足秦国百姓忍饥挨饿?”
“可所有的财富都是国民双手创造的啊,他们自己辛苦创造生产财富,为什么要感激封国的恩赐,”
“可父亲的封国盘剥得少,”
“你也承认是盘剥,”
“不是,是父亲你的税收轻,”
“税收就是文明的盘剥,封国税收可不轻,事实上比大秦还要重,”
“那为什么封国百姓活得轻松?”
“这便是你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
“……”
四子训权话未完,长子训棠急了道:“我觉得父亲应该入主华夏当皇帝,百姓都会热烈支持拥护父亲的,就像淮南百姓热情支持拥护父亲一样。”
吕涛反问:“那你说说淮南百姓怎么热情支持拥护为父了?”
“我听母亲说淮南之民不论贵族还是黔首听说封国愿意接收他们欣喜若狂载歌载舞,这还不算热情拥护支持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